当身边出现窃听器,普通人往往会拆除后报警。但企业老板们的做法却大相径庭。
前几日,我们的检测团队为一家公司做常规检查时,在其会议室发现了窃听设备。按照惯例,检测人员询问是否先保留证据再拆除,可该公司负责人却要求不拆设备,而是换了间安全的会议室开会,期间我们全程提供保障。
其实,多数企业在办公区域发现窃听器后,都会选择冷处理,力求缩小影响范围,甚至不少公司会等到员工下班后才进行检测。这背后有几大原因:
- 防止惊动对方
即便发现窃听器后报警,也很难追溯到安装者。若此时声张,安装者必定会隐匿起来。反之,不声张并保留证据,后续提高警惕暗中调查,或许能在不法分子布置新设备或回收时抓住线索。
- 避免损害企业形象
公开被窃听的消息,可能会向外界传递出公司管理有漏洞、核心信息可能泄露的信号,这对客户、合作伙伴和投资人来说都是风险提示。竞争对手也可能借此攻击公司,进而影响业务,上市公司甚至可能出现股价波动。
- 防止团队不稳
若窃听器是内部人员安装,贸然公开很可能引发团队动荡,导致员工间相互猜忌、工作效率下降,甚至核心成员离职。
- 可借机传递假信息迷惑对手
比如公司发现会议室有窃听器却不拆除,就可利用它散布假消息,在商业竞争中占据优势,弥补部分损失。
所以,多数老板会对公司被窃听一事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,既想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,又希望能利用窃听器反击竞争对手。
顺带说下公司与个人反窃听检测的区别。我认为个人平时做好自查即可,没必要特意检测,学习些反窃听知识能规避大部分风险;而公司必须定期检测,比如每季度一次,或在重要节点进行。因为公司有商业机密,被竞争对手觊觎,一旦机密泄露,至少会造成经济损失。